为了能够买到一款价格和质量都不错的衣柜,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懂得在购买整体衣柜时的面积陷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整体衣柜价格的计算方法吧。
第一、投影面积计价算法简单笼统。只要客户最终定制好的尺寸与预算时的尺寸一样,总价就不会变。同样的一个衣柜,总价可能比展开面积算法和延长米计价省下一笔资金是常有的事,但是最后商家可能会在五金件、挂杆等上面玩手脚,这样又会让总价跑上去了。
第二、展开面积计价繁琐出错率高。展开面积计费就是将衣柜的结构完全分拆,把板材、五金及相关配件等全部分开计算,最后相加。但经常遇到设计图纸出来后,客户还会增加一些板材,销售人员再按配置大概算出一个价。这样一来,容易出现最终的总价比做预算时的总价高一些。按面积计价销售价格和耗材挂钩,用多少算多少,看上去确实合情合理,但计算方式复杂繁琐,出错率高。
第三、延长米计价计量没有行标。按延长米计价原本是用于统计或描述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工程的工程计量。这样一个很专业的概念一般消费者较难弄明白,但目前却被广泛地用作衣柜的计价单位。根据延米单价、延米数+附加费用算出的衣柜总价即为整套衣柜的延米报价。这种计价行业还没有统一标准,尤其是遇到转角时,计价结果就存在差异。以延米计价方法最大不足在于内部构造的差异体现难,不合理的价差计算问题多。
第四、国际惯用算法每项用料累加。国际上惯用的柜体计价方法是根据柜身各种尺寸对板材、五金及相关配件的耗材量计算后累加,每一种标准柜体都有相应的报价,价格清晰明了。同时,顾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由组合,买了多少件东西付多少钱最合理。
在购买衣柜时,消费者得先问清商家的计价方法,如是否含有抽屉和层板、五金配件的价格,有些算法均不含抽屉、层板、五金配件的价格,容易出现猫腻。总之,无论遇到什么计价方法,只要每一项明码标价,一些不规范的虚价空间就小了。